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

煤海深处的“瓦斯捕手”

 时间:2024-05-13       大    中    小      来源:

  “看数据、汇报数据……瓦斯检查工作看似简单,但关系到煤矿井下安全,十分重要。”

  瓦斯检查工作“既可以‘简单做’,也可以‘复杂做’……”

  一个平凡的岗位,一名平凡的职工,一份坚定的初心,成就了一名瓦斯检查工17年的坚守。

  徐小三,“80后”,是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二矿通风区瓦斯检查工、高级技师。17年来,徐小三一直奋战在井下一线,靠着认真负责的态度,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,先后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、获评“华阳工匠”。今年,徐小三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,每一份荣誉都是对他多年来辛勤劳动和执着坚守的肯定。

  徐小三所在的通风工区负责二矿2个综采队5个机掘队的瓦斯检查工作。他的职责是负责采掘工作面的通风、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及确保通风设施工作正常,同时巡查修补风筒,保证风流稳定、风量合理。

  瓦斯是煤矿井下的“头号杀手”,无色无味,像是隐匿在矿井深处看不见的“敌人”。徐小三深知这一点,因此他在工作中总是格外小心谨慎。头戴安全帽,身着黄色工作服,腰扎皮带,脚穿雨靴,背上鼓鼓囊囊的巡检包,全副武装后,徐小三开始了一天的巡检工作。

  “不要小看这个巡检包,它的作用可大着呢。”徐小三一边走,一边介绍他的“宝贝”。巡检包内装有测量瓦斯用的伸缩手杖,光学瓦检仪和便携检测仪,还有温度计、记录本和缝补风筒用的针、线、胶、铁丝、剪刀等工具,俨然是个“百宝箱”。

  在千米井下,四通八达的巷道密如蛛网。井下的热风夹杂着煤尘,高温高湿的环境里,空气像凝固了一样。在这种条件下,徐小三背着5公斤重的巡检包,每天往返工作面6趟,8个小时工作时间内,每隔2小时,他就要对每个点循环检查3次,无论是检查风流还是测量瓦斯浓度,每一项工作他都认真对待,并将工作情况及时汇报给调度站。

  随着矿井采掘面延伸,生产“战线”拉长,徐小三需要在越来越长的巷道内穿梭,在低矮、崎岖、狭窄的巷道里每天往返十几公里成了“家常便饭”。这对他来说,不仅是体力的考验,更是信念和意志的考验。

  每天结束工作后已是凌晨时分,徐小三的衣服、手套、鞋底沾满了煤尘,看不出原来的颜色,手臂和脸上也满是黑渍。徐小三说:“瓦斯检查工是矿井‘一通三防’这个重要关口的‘排头兵’,我的工作关系到井下工友的安全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”

  “地质工的锤,瓦检员的腿。”这句话直观地体现了瓦斯检查工作的特性。由于工作性质特殊,徐小三下井时通常是单人单岗,一个人在井下穿梭,被工友称为“孤独的行者”。

  一年365天,一天24小时,瓦斯检查工作不能间断,昏暗的矿灯下,徐小三每走一步都格外小心。他时刻留意瓦斯检测仪器是否发出警报声,那是他判断是否安全的依据。

  “从事瓦斯检查工作后,我才知道,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瓦斯检查工有多么不容易。在矿井‘一通三防’管理中,我们就是‘眼睛’和‘哨兵’,井下每一个角落都是我们的‘战场’,负责区域广、肩上责任重,为确保不出纰漏,就要时刻保持警惕,擦亮眼睛,及时传递信息,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。”徐小三说。

  担任瓦斯检查工17年,徐小三始终将井下当成无声的“战场”,以“在针尖上跳舞”的态度认真谨慎对待工作,用行动诠释了一名瓦斯检查工的责任和担当。